近年来,凤凰县扎实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在巩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持续在夯实责任、强健队伍、督导考核、能力培育、政策激励上下功夫,全链条锻造一支作风过硬、帮扶扎实、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驻村工作队伍,为巩固衔接注入强劲动力,力促乡村振兴。
从夯实责任上发力。健全帮扶机制。印发《关于县级领导包片包乡镇联系村(社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安排6名县级班子领导包片,44名县级领导包镇联村。严格落实后盾单位包村、工作队员驻村、党员干部联户工作责任。夯实帮扶成效。2023年,全县工作队申报项目550个,完工项目345个,帮扶发展产业823个。结对帮扶(联系)干部走访11.05万人次,解决问题2985件。强化帮扶质效。下发《关于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入户走访的通知》等工作提示,督促各后盾单位组织结对帮扶(联系)人按照“六查六看”、“四治三种一创”等要求下村入户走访,帮助全县285个村(社区)、23000多户脱贫、监测户的完成村计划、户增收计划制定,跟踪按月和按季度走访落实帮扶效果,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在队伍派驻上发力。驻村队伍派足。向全县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四类村”全覆盖选派工作队212支共618人。驻村队员选优。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科学优化因村组队选人方式,实行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审查联动机制,突出政治第一标准,严把人选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和廉洁关,真正把最精干的力量选出来、派下去。对285个村(社区)、安置区全面问诊把脉,逐村建立问题清单、需求清单两张清单,统筹考虑人选年龄层次、工作经验、专业特长及派出单位资源优势等因素,有效做到因村组队选人、人岗相适。人员轮换有序。完成全县首轮各级驻村工作队期满考核,完成轮换和工作交接,新轮换驻村干部117人,其中,第一书记33人,驻村工作队员84人,涉及81个村(社区)。老队员按要求做好“传帮带”,在帮助新任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熟悉情况进入工作状态后才撤出,确保工作不断档。
在督查考核上发力。深化三级联管。全县建立了驻村办日常管理、派出单位跟踪管理和乡镇党委属地管理的驻村工作队“三级联管”模式,全面抓好人员选派、纪律作风、工作落实各环节管理,落实“钉钉”系统请假报备、工作报告等工作制度。加强属地管理。进一步压实乡镇党委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调度和辖区内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和指导,督促驻村工作队员严格按照“每周宿4晚、干5天,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纪律要求,在村在岗、履职尽责。严格督查考核。由县委组织部、驻村办、县委督查二室、县委农办、县乡村振兴局等单位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高频次开展督查和夜巡,坚决杜绝“两头跑”“两不管”“读通校”现象。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平时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期满考核,并将督查结果作为各乡镇、后盾单位、驻村工作队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及评分定等的重要依据。
在抓好培训上发力。多种渠道“充电”。紧扣基层工作重点和乡村振兴难点,采取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农业农村部门科技人员入村宣讲的方式,要求驻村工作队员利用自媒体、学习强国平台等渠道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全员集中“赋能”。按要求组织省州工作队员参加了3期省州集中培训,结合全县“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紧扣驻村帮扶“做什么、怎么做”主题,于6月份完成全体县级驻村工作队全员培训。2023年,全县调整村主干56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596名,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68余场8000余人次。优秀队员“帮带”。精准优选工作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第一书记,对新选派的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进行“一对一”帮带,通过教理论、教方法、传经验、解疑惑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找准职责定位、快速进入角色。
在落实保障上发力。表彰任用激励。35个后盾单位、90支驻村工作队、99名驻村工作队员获县委、县政府2022年度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嘉奖。在干部提拔使用上给予倾斜,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派驻以来,提拔和职级晋升驻村干部219人。经费待遇保障。县财政和后盾单位坚决予以保障,落实185支县派工作队驻村工作经费,以及驻村工作队员的生活补助、通讯费、交通费和健康体检等。人身安全保障。为618名驻村队员购买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保险保障,为驻村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一审:向国韩 二审:谭小伟 三审:吴成贵)